在互聯網助推和巴西世界杯引爆下,眾多“上天台”的彩民,讓中國彩票業收穫了年度銷售額和累計發行規模的井噴。不過,隨著審計署和新華社對彩票公益金和發行費去向展開調查,管理粗疏的彩票業,也被輿論追到“上天台”。如何馴服有錢又“任性”的中國彩票業,成為本周輿論場最為關註的話題。
  □崔濱
  先是新華社連續刊文爆出歸屬彩票管理機構使用的發行費多年來支出標準居高不下,而且用於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的公益金,要麼被閑置要麼被挪用,要麼去向不明。中青網評論員王海立即評論稱,“盤點當下的行業,誰最有錢?發行規模累計達1.7萬億的彩票無疑相當‘有錢’”,而且,“買汽車、蓋大樓、買游艇、補虧空,或者躺在賬上不去該去的地方,有錢的同時還十分‘任性’。”
  兩家極具輿論影響力的媒體聯手,彩票業長久存在的“黑箱”進一步被置於“輿論天台”之上。在鄧飛、趙曉、葉檀、任志強等大V的紛紛接力下,彩票資金的去向問題,在新浪微博上發酵成為熱點話題。
  “公益弄權,丟公損益”、“官無公益之心,何來公益之實?”、“官辦公益,不奇怪!”大V們異口同聲的批評,直指中國彩票業的軟肋。財新網則援引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的觀點進一步指出:“彩票資金屬於政府的非稅財政收入,但是現在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由彩票主管部門自行管理,如此大的財權必然容易滋生腐敗問題。”
  時評人錢科峰也在《每日商報》上遙相呼應:“彩票公益金為何花不到公益事業頭上?彩票公益金為何成了主管部門自由切割的‘唐僧肉’?細加分析,不難發現原因有二:一是資金聚集在權力手中,權力可以自由支配資金,行政職能部門管理著數億元的資金,亦官亦商,擁金自重,想不動歪念也難;二是賬目不透明,監督不到位,公益的來去與積澱成了一個巨大的謎團,久處陰暗之下的運作,必然產生腐敗的溫床。”
  貪腐公帑已然讓人憤恨,而向彩票募資伸手則更加讓人憎惡,正如評論作者薛家明在人民網的撰文,“彩票與賭博最大的區別就是,彩票‘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賭博是為了通過坐莊,賺取不義之財。從這個意義上說,公益性是彩票的根。但蓋大樓、買游艇,卻毀了彩票的根,逼著人們用腳投票。”
  此次審計署針對彩票資金展開的大範圍審計,也許揭開了一個“謎底”。就像中青網評論作者王海擔憂的,“公眾早有質疑,圍繞彩票,是否已經形成了一個牢固的利益圈子,參與‘分肥’,併為其‘保駕護航’?”
  倘若監管部門達不到童其軍在“北京晨報”撰寫的評論中期望的,“以最嚴格的監管制度和法律威懾保障彩票‘用之於民’是各界高度期盼的。對於‘1.7萬億元彩票資金去哪兒了’的‘現實疑團’,人們期待監管部門儘快給公眾一個交代。”剛剛方興未艾步入黃金年代的中國彩票業,前途堪憂。
  交代固然要有,但更重要的是能否藉此機會對積弊已久的彩票行業來一次刮骨療毒似的變革。
  光明網評論作者佘宗明便梳理美國、英國等彩票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建議“彩票資金運行、監管和善款處理要層層分離、層層設防,‘運動員’、‘裁判員’和‘仲裁委員’各就各位”。雖然說起來,仍是公平分配、使用透明、監管到位的老方,“可對於中國彩票事業來說,這仍不失為對症的良藥,唯有將彩票資金籌募、使用、監管等都納入法治化、公益化的大盤子里,規避腐敗之手的‘染指’才可期。”
  加強彩票監管,固然是從外部馴服的必然之路,但從體制層面徹底根除“任性”的基因,才是更為長效的理順之道。在這一點上,童其軍的建言更有價值,“要保證彩票真正‘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一是在公共資金的投入使用中,要減少審批環節,加快資金利用效率,將公益金過渡為博彩稅,財政統籌專用避免截留;二是要加快機構市場化、管辦分離改革,使彩票事業與行政部門脫鉤;三是專門針對彩票事業立法,併成立脫離部門的監管委員會依法監督;四是資金的分配上也要納入國家財政預算,保證專項足額使用,避免形成部門結餘等等。”
  很難說究竟何時,那幾個跳動的乒乓球上的數字,會讓萬千彩民為屬於自己的“福利”安心埋單。但可以確定的是,有關的話題仍將會像“大獎”的威力一樣,被我們持續討論。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原標題:彩票別“任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q66qqbpc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